。霹雳-15导弹射程达到
,专打预警机和加油机这类高价值目标;鹰击-91反辐射导弹能顺着雷达波直捣敌方防空阵地。
2023年,
亮相,具备强大的电磁压制能力,被誉为“空中电子战之王”
。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同时锁定
,配合机尾的紫外导弹逼近告警系统,能在导弹来袭前
自动释放干扰弹。
?? 歼-35:海天新锐,改变游戏规则
最新曝光的
是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存在。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,它能和各类军机协同作战。
歼-35的智能化程度很高,信息化作战能力极强,很可能实现与
。机身采用全球首创的
,2000个嵌入式传感器能实时调整气动外形,空中格斗时机动性提升
。
它的分布式光学系统更为先进——机头、翼尖和垂尾的
组成360度无死角视野,飞行员戴AR头盔能看到“穿透机身”的实时战场影像。
歼-10C“猛龙”:中型战机佼佼者
歼-10C是成飞集团研制的单发中型多用途战斗机,2018年服役
。虽然在一些排名中不及上述机型,但其性能不容小觑。
歼-10C采用DSI进气道与先进航电系统,具备高机动性与多任务能力
。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辅助下,探测距离轻松超过
,能挂载PL-10、PL-15等先进空空导弹,同时对空对地两不误。
2024年,歼-10C完成升级,换装WS-10B发动机,推力提升至
,作战半径扩大至
。
歼-15“飞鲨”:航母上的利刃
歼-15是沈飞集团研制的舰载战斗机,2012年服役,是中国海军第一款,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在航母上起降的固定翼舰载机
。
歼-15的最大特点是“有劲”,能挂载
的武器,堪称航母编队的“空中火力手”。2023年,歼-15完成弹射型改进,适配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,作战效能大幅提升
。
目前,歼-15已发展出多个改进型号,包括适应电磁弹射的
、电子战版本
和
等,形成了完整的舰载机家族。
体系作战:1 12的力量
中国空军的真正强大之处不在于单一战机性能,而在于
。去年“西部·联合-2024”演习中,歼-20负责踹门撕开防空网,歼-16发射反辐射导弹摧毁雷达站,歼-35则低空突入精准打击指挥中心——整个流程只用
就摧毁了模拟蓝军的S-400防空体系。
这种“
”的组合,让传统四代机根本找不到接招的机会。加上空警-500预警机、攻击-11无人机的协同,中国空军已经构建起“侦-打-评”一体化杀伤链。
结语:从追赶者到领跑者
中国战斗机的发展已从“追赶”转向“引领”
。从歼-20的隐身性能到歼-16的多用途能力,再到歼-35的智能化水平,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
。
未来,随着
的研发推进,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后实现新的突破,或将首次引领全球航空技术革命。中国空军也从“国土防空”向“
”战略转型,这些先进战机正在重塑全球空中力量格局
。
当我们看到歼-20的隐身涂层在夕阳下泛起蓝光,歼-16的导弹挂架发出机械锁定的咔嗒声,歼-35的折叠机翼在航母甲板上缓缓展开,这就是大国空军该有的样子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